市場評論

【中國新機會】政策支撐轉型 企業獲利可期

日期:2020-11-17 16:13:00

市場趨勢分析

隨著拜登勝選預期上升,美中過去2年多的貿易對峙或有機會更加和緩,加上三季度財報陸續公佈,A股企業延續二季度盈利修復的趨勢,驅動指數多數走揚。10月藍籌為主的滬深300指數上漲2.35%,成長類股為主的中小創指數則分別上漲3.40%及3.15%。
社會融資增長趨勢不變
9月新增社會融資金額為3.48兆人民幣,較去年同期增加9,630億人民幣,社融存量增速繼續回升至13.5%,較8月回升0.2個百分點,創18 年以來的新高,顯示疫情趨緩後,雖人行貨幣政策趨向中性,中國融資市場需求仍相當強勁。展望未來,人行於三季度貨政委員會例會時持續強調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」,較上次聲明刪去了「堅持總量政策適度」,新增「精準導向」,加上8、9月發佈數據連續超預期,預計後續貨幣與社融增速仍將保持趨升態勢。
製造業持續擴張 零售、工業生產回升 :
10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指數保持穩定在51.4%,為連續8個月位處於擴張趨勢,其中,10月新訂單指數較9月持平,為52.8%,持續處於13年以來同期次高位,顯示中國現階段內需穩步改善中。此外, 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繼續保持在正增長的3.3%,限額以上零售增速同步加速至5.3%,汽車零售回升為主要推升動力;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繼續放大至6.9%,也高於8月的增速水準,顯示中國消費及製造業復甦力道保持在向上趨勢。
中央再次量化遠期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:
至2035 年,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(按現行標准,約人均2萬美元左右)。依據2019年中國人均GDP 為11,428 美元,代表未來十五年的年化實際增長率需達3.6%左右;2035年中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,碳排放達峰值後穩中有降,對科技創新和環保生產提出更高要求。從之前的新基建、內循環到十四五規劃,大方向上仍不脫國民所得提升,促進消費型態升級、科技創新、高端製造升級等相關受惠產業。
企業獲利仍為類股輪動的主要因素,根據中國券商預估,明年各季度滬深300獲利年增速將達平均20%以上的水準,且到明年第二季將呈現逐季回升的趨勢。就風格板塊來看,從今明兩年GDP增速來推估滬深300成分股,以及自下而上估計創業板成分股獲利,各自代表傳統藍籌及新興產業的兩指數於2020年獲利年增率差異已於二季度達到高點,隨滬深300獲利成長性恢復正成長,兩者差異將縮小。大盤指數將具備獲利好轉的基本面利多。

基金操作策略

後續操作策略方面,A股及港股比重維持在約80%:10%左右。外資方面,10月份透過滬深股通的北上資金在前月大幅調節後逢低承接,淨買賣超金額近乎持平,反映出外資心態仍相對謹慎。內資方面,受惠外資賣超減緩以及融資券增加,超額流動性於10月有所改善。接下來需要觀察:1.超額流動性的延續力道;2.中國企業後續的盈利增長延續性與力度。產業配置將聚焦於內循環及十四五規劃可能受惠的產業,如汽車以及光伏(太陽能發電相關)產業。

投資優勢

1.企業盈利:增值稅為中國最大稅收品種,市場預計增值稅成為下一個減稅品種,有望提振A股獲利表現。

2.產業升級:中國經濟持續走向改革轉型,產業發展邁向提升人力資本、技術創新或改革制度去釋放企業的活力,產業升級將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。

3.資金動能:中國股市具長期投資價值,且外國機構法人(資產管理公司、保險公司、退休基金等)排隊卡位QFII額度,加上MSCI納入A股題材,後市可期。
基金持股概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