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評論

【中國新機會】春季躁動 行情可期

日期:2021-01-08 15:41:24

市場趨勢分析

中國整體製造業維持擴張趨勢
12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指數51.9%,較11月的數據回落0.2%,仍位在代表景氣擴張的50以上。從分項來看,代表中國當地需求的新訂單指數下降至53.6%,雖有回跌,不過整體需求尚屬強勁。而自海外引入的進口指數為50.4%,海外生產環境雖嚴峻,目前尚顯示景氣未如外界想像的轉向衰退
政策暫不緊縮、確認十四五規劃路線
1.2021年政策主軸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中國宏觀總經趨勢需保持增長的連續性、穩定性及可持續性。政策本身必須更加「精準」、「有效」,現階段還不急著轉向緊縮;貨幣政策方面,必須保持靈活精準、合理適度,貨幣供應量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GDP增速能基本匹配;
2.今年重點工作,戰略基點就是堅持擴大內需、增強產業鏈、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、及做好中國2030碳達峰、2060碳中和的執行工作;
3.協商時間長達數年的中歐投資協定終在去年底,趕在美國新舊任總統交接的政權空窗期結束前談判完成,降低過去對中態度強勢的川普政府的干擾,而其協定內容顯示中國做出較大讓步,希望透過開放來換取技術,以助於提高關鍵科技方面能自主可控,也有助於中國目前有競爭力的產業如新能源等能夠打入歐洲市場,提升中國產品的市占與影響力;而先前完成的RCEP,除了亞太地區的泛太平洋國家之外,還增加加拿大及南美洲的國家,主要都是中國於該國的進口數據位居前三名的市場,顯示中國積極與貿易對手洽談,降低美中貿易衝突後的負面影響。
春季躁動期間,行情可期
每年四季底至隔年一季度中旬左右,中國股市多有行情可以期待,因為適逢隆冬入春之際,稱之為「春季躁動」。統計2011~2020年的這段特定時間,出現春季躁動,指數漲幅明顯的表現,其機率高達70%,主因是3月上旬召開年度兩會的政策期待,A股企業年報或一季度財報預喜的機率高,及資金流動性相對寬鬆。
資金方面,去年外資因為上半年疫情,全球金融市場劇變及資金配置相對求穩之下,流入A股的資金較前年有所減少,全年增量資金主要來自於公募基金的爆量發行。展望今年,外資因目前尚無任何調高A股配置權重的宣布或預告,預料配置步調將相似於去年,以長期投資的配置思維,緩量流入;而公募基金的發行或不似去年火爆,此需視行情的延續。後續可能變化為MSCI是否再度調高中國權重,及人民幣能否強勢升值,帶動外資買盤回頭大買。
醫藥、電動車與太陽能具潛力
1.醫藥:基於疫情發展需求及中國製造業升級的政策主軸,醫藥產業仍為主要扶持的重點行業,疫苗,藥品及器械等全年預估獲批品種將持續增加,有助於醫藥類股獲利表現,提供基本面支撐。
2.電動車相關:個人消費中選擇電動車的比重提高,且獎勵購置電動車的補助要到明年才會陸續到期,目前在需求持續火爆的市況之下,動力電池週邊一季度的生產排程,除了2月因農曆新年休假,月增預期有所減緩,整體表現優於往年同季度。
3.太陽能:中國訂出2030年,非石化能源使用比重需達總能源需求的25%,目前中國券商預估,若2025年需達20%,且太陽能發電佔60%貢獻度,裝機規模將由19年的30.1GW,一口氣提升至95GW,需求量將大增。

基金操作策略

A股及港股比重依舊維持約80%:10%左右。宏觀總經面看來,製造業PMI及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擴張,顯示海外疫情升溫未改變中國景氣復甦趨勢;政策面看來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論表明,短期內尚無政策緊縮考量;資金面看來,外資維持長期投資的配置節奏,公募基金的量增趨勢至少在今年上半年有機會延續。後續將觀察經濟復甦及大宗原物料價漲是否引發通膨,會否導致人行收水。配置上將以內需消費,以及產業趨勢、成長力明確的類股為配置重心 。

投資優勢

1.企業盈利:增值稅為中國最大稅收品種,市場預計增值稅成為下一個減稅品種,有望提振A股獲利表現。

2.產業升級:中國經濟持續走向改革轉型,產業發展邁向提升人力資本、技術創新或改革制度去釋放企業的活力,產業升級將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。

3.資金動能:中國股市具長期投資價值,且外國機構法人(資產管理公司、保險公司、退休基金等)排隊卡位QFII額度,加上MSCI納入A股題材,後市可期。
基金持股概況

相關基金

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-新臺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