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年的定期定額實測:靠群益馬拉松退休,可能嗎?
先說結論:25年的定期定額實測 真的能靠群益馬拉松退休!
時間回到25年前,小益30歲,正值國內基金市場蓬勃發展。小益決定將每個月薪水都撥出新臺幣$10,000元,長期投資於群益馬拉松基金。25年過去,歷經數次市場榮景與震盪,小益仍不改其志持續扣款,就像堅持跑一場長期投資的馬拉松,這是他累積的可觀退休金(自基金成立以來每月26日扣款1萬元至2021/4/30,約$1,290萬元):
平均淨值 | 總扣款金額 | 總單位數 | 定期定額 繳交次數 |
結算淨值日 淨值 |
結算淨值日 總市值 |
損益金額 | 報酬率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66.64 | 2,970,000 | 60787.3 | 297 | 212.20 | 12,899,065 | 9,929,065 | 334.31% |
平均淨值 | 總扣款金額 | 總單位數 |
---|---|---|
66.64 | 2,970,000 | 60787.3 |
定期定額 繳交次數 |
結算淨值日 淨值 |
結算淨值日 總市值 |
297 | 212.20 | 12,899,065 |
損益金額 | 報酬率 | |
9,929,065 | 334.31% |
資料來源:CMoney,群益投信官網基金試算功能整理,資料日期:1996/8/20 – 2021/4/30。新臺幣計價。定期定額扣款日為每月26日。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。累積投資成果包含總成本以及總報酬。
現在,小益已經55歲,雖距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好一段時間,但除了勞保年金與勞退基金,他靠著存群益馬拉松基金,已累積一筆相當可觀的退休金,現在他更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志業,也持續在退休準備的馬拉松長跑著。
群益馬拉松基金 定期定額績效(%)
1年 | 2年 | 3年 | 5年 | 10年 | 自成立以來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48.67 | 61.04 | 67.64 | 84.02 | 131.87 | 335.11 |
1年 | 2年 | 3年 |
---|---|---|
48.67 | 61.04 | 67.64 |
5年 | 10年 | 自成立以來 |
84.02 | 131.87 | 335.11 |
學巴菲特心法 長期投資年化報酬率>10%的產品
巴菲特說「你只要找到濕的雪,和很長的坡道,雪球就會越滾越大。」一句話道盡投資本質。除了要即早投資也就是【夠長的坡道】,更要找到【夠濕的雪】,也就是市場報酬率。以群益馬拉松基金為例,截至2021/4/30基金的年化報酬率13.17%*。對年輕人來說,能承受波動大的產品,更能加快累積退休金的速度。
群益馬拉松基金 基金績效(%)
3個月 | 6個月 | 1年 | 2年 | 3年 | 5年 | 10年 | 自成立以來 | 自成立以來 年化報酬率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41.97 | 64.57 | 72.21 | 77.31 | 74.01 | 149.62 | 182.78 | 2022.00 | 13.17 |
3個月 | 6個月 | 1年 |
---|---|---|
41.97 | 64.57 | 72.21 |
2年 | 3年 | 5年 |
77.31 | 74.01 | 149.62 |
10年 | 自成立以來 | 自成立以來 年化報酬率 |
182.78 | 2022.00 | 13.17 |


正夯的台股,除了是我們最熟悉的市場,更有基本面佳,波動度夠高的特質,因為波動度高,雖然不適合屆退休的投資人投入大量本金,以免承受波動,但卻能透過定期定額的長期投資策略,讓資金分批進場以降低平均成本。透過時間複利的效果累積退休資產,執行退休理財加事半功倍。
退休準備 該投資績優股票 還是績優基金?
退休準備可以投資個股嗎?許多台股投資人很積極做基本面與技術面功課,這是非常值得鼓勵的事情。但談到退休準備,還有一個重要精神「多元分散」。
「護國神山」、「航海王」、「鋼鐵人」、「織蛛人」… 台股類股輪動相當快速,而且每一個族群的週期不同,若投資在單一族群或是單一個股,未必能有效地打造退休財富。群益馬拉松基金將資金布局在30~40檔的旗艦台股,真正分散風險並掌握「科技」與「傳產」機會。與其投資績優股票,不如投資績優基金。
用存股準備退休好嗎?
「定期定額存金融股好嗎?」 「定期定額買配息ETF好嗎?」,想靠「存股」或配息產品來打造現金流是很好的理財目標,但對40歲以下的投資人來說,如果理財目標是「退休準備」的話,領取配息若沒有再投資,就不會有複利效果,並不能加強累積本金的速度。我們鼓勵存股族在40歲前可以將領取的配息再投入於投資,才能更有效地擴大本金。
存股族也可以考慮,與其存金融股,不如一開始就投資於像群益馬拉松這樣的台股基金,存一群績優且兼具成長特性的股票。待本金擴大以後,像文章開頭的小益一樣,到了屆退休再將本金轉投資於退休基金、配息ETF、配息基金甚至是存金融股等,是更能放大效益的選擇。